阴为物质,阳为能量,水在体内属于有形的“****系统的运转需要能量的供给和推动,需要无形的“阳”来推动。
从中医的角度看,水被人体摄入后,直接流经的位置是胃、小肠和大肠。水进入胃里,首先在胃阳的气化下通过静脉被加速吸收进入血液,其次胃阳可以把水蒸腾变为蒸汽提供给心肺,给心肺以润燥,肺系统连接着皮肤皮毛,蒸汽系统可以让肺系统有力量而让皮毛可以开合自如。
这个运行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让肺气充满力量、开合自如并和大气连接,从而实现肺的鼓风功能(宣发和肃降),另外可以让皮肤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抵抗力。
水进入小肠后在小肠阳气的鼓舞下会通过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如果小肠的阳气不足,则进入血液的水分会不足,小肠的吸收能力也会不足,存留的水分也会多些,这时进入大肠的水分就会增多,许多大便稀的体质就是因为小肠阳气不足。
水分进入大肠后,会在大肠的阳气鼓舞下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如果大肠中阳气不足,也会出现便溏的情况。
另外,有些人因为大肠阳气不足,大肠蠕动缓慢,相反会导致大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出现便秘,中医称作冷秘,这时如果服用泻药和润滑药物长期反而会导致阳气进一步受损。人体的三焦系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脂肪,水液在胃、小肠、大肠的气化后可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三焦系统进行二次补偿分配。
最后水通过血液进入肾脏进行最后的蒸馏和分配,蒸腾的水液通过膀胱系统分布到背部形成人体背部的防卫系统,背部的防卫系统就是遍布背部的、我们所说的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化生的主要系统,肾气的汽化不足就会感到口渴,剩余的废水被通过尿液排掉。
总体说来,水系统在人体内的循环力量取决于身体的阳气是否充足和阳气的鼓舞能力,阳气越充足,水能越“有力”的进入血液系统并带动血液系统循环,五脏六腑中就不容易产生“垃圾”和“污浊”,也不容易产生病变。如果阳气动力不足,则血液中容易产生垃圾,五脏六腑的循环系统也会随之减弱。水循环系统的形成和代谢,需要人体五脏六腑整体的协同作战。
……
大概根据之前所学的生物方面的知识理了理思路,也算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大概的把握。
而另一方面,不知不觉之中,江流儿已经来到了流水声的根源——一个涓涓细流造就的瀑布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