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解一凡的解释合情合理,钟天兴和苏政也就没怎么怀疑。
但解一凡却没发现,在他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直在儿女面前装病情严重到连话都不能说的傅老爷子眸中却闪掠过一抹奸诈笑容,看向他的目光意味深长。
“钟老,其实大黄这味药年纪大的人也是可以用的,这里面有典故。”
解一凡笑着把刚才的话题岔开。
苏政撇撇嘴,道:“你是说袁枚曾经服用过大黄吧?”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烹饪专家,曾著有《随园食单》一书,是华夏国饮撰食事中一部重要著作,为我国的饮食史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史料。
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袁枚病情加剧。
国医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而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门留寇”。
后来,袁枚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作诗以谢老友:“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
如果以袁枚古稀之年曾经用大黄治病解释解一凡的药方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是,解一凡的药方中除了有大黄外,还有黄芪存在。
钟天兴担心的是,傅老爷子现在的情况吃补药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不仅对老人家的病情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制止解一凡用这张方子,也是出于想保护他的考虑。只不过苏政的语气刚硬一些,而钟天兴则要委婉许多罢了。
解一凡呵呵一笑,道:“钟老,你只觉得我方子里有黄芪不妥,但你怎么不认为后面的防风却把黄芪的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呢?”
钟天兴一愣。
“傅老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
解一凡拿过药方不紧不慢在上面写下了剂量,然后才笑眯眯转身交给钟天兴,说道:“我这张方子并不是给傅老内服的,而是用于熏蒸,钟老,你看看这个剂量对不对?”
“熏蒸?”
钟天兴怔了征,猛地拍了一下脑门,脸上出现一抹懊悔的神色。
过于熏蒸方法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是贵族权贵们用来洁身、治病、辟邪的一种手段。从晋唐时期起,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各科,成为一种治疗方式。
国医学最早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曾多次提到了熏蒸疗法。而到了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就开始实例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病症。
傅老爷子生病卧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钟天兴和苏政每天都会来问诊,但两位盛名享誉全国的大国手都把功夫用在了如果考虑缓解病情上,却没想到,其实熏蒸疗法对傅老这个年纪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哎……难道是我们老了已经不行了吗?连年轻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我们两个老家伙却走了一条死胡同。”
手拿重新划定了剂量的药方,苏政也想通了解一凡提议的正确性,哭笑不得摇摇头。
其实,不管是钟天兴还是苏政都不知道,傅老爷子只是因为中风不能行走,但还不至于连话都不能说,所以,他们在考虑方剂的时候要多顾虑一层,这才让解一凡占了风头。
解一凡也就不再卖关子,呵呵笑道:“钟老,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我想试试这张方子,应该对傅老现在有帮助吧。”
苏政点头,道:“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傅老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应该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
“赶紧去办,还磨蹭什么啊。”
傅南听两位专家说解一凡的方子有效果立刻大喜,连忙拿过药方催促傅禹去准备药材。
虽然傅禹厌恶解一凡,但为了给自家老爷子治病也只好听从解一凡安排。很快,西山别墅某处院内架起了一个与整个西山景致熬药的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