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百科大全书 > 第十九章群龙无首

第十九章群龙无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意为无为而治,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群龙无首表示事物在成长期还没有形成定性,存在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也就是说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可以,潜力无限,所以是大吉。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一群工人在工地上干活,尽管没有领头的照样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很好的社会现象,国际**就是这个。龙本身就是神秘莫测的神物,所以它本应有一种忽隐忽现的状态,而达到这种状态,正是龙的巅峰状态。当时听了颇为感慨,可还有点意犹未尽

群龙指一个事物每一方面都很出色,或指一群人每个都很出色,无首就是没有压倒性的突出,见群龙无首吉,指一个事物或一群人,能力都很强,但相互间比较均衡,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相互间没有压制,这种现象是最好的。在医学养生方面就是指整个身心协调,各方面都很强,但不过,使人整体处于最佳状态。在这群龙里没有首领,没有说谁是老大,老二。不说谁大谁小。大家都是平等的。表示是一种和平,和谐的状态。这样就很好~

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龙的存在,它能发出隆隆的声音,它的身躯像蟒蛇一样,它在天上飞舞,伴随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龙的威力巨大,龙能将房屋摧毁,能将树木连根拔起,能将人畜卷入空中,龙带来降雨。人们恐惧龙,人们又崇拜龙。可是,每当人们看见龙的时候,只看见龙的身躯,却看不见龙的首级,龙的头部始终隐藏在云层里。一条龙没有首级,一群龙还是没有首级,人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龙的首级,因此产生了群龙无首的成语。为什么龙会没有首级呢?因为古时候人们看见的龙,其实就是龙卷风。龙卷风的形态像蟒蛇的身躯,上端连着云层,就好像头部隐藏在云层里。因此上古时代的龙是没有头的,只有像蛇一样的身子,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能证明这一点。例如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龙就没有头部。由此可以推断出古代的龙其实是我们现在看见的龙卷风。龙起源于龙卷风。

道儒两家的思想也是根据这一爻辞而来的,靠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不乱干预,瞎指挥。老子认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王若能守之,万物以自宾”,“孰能损有余补不足,唯有道者”所以统治者不要乱指挥,瞎指挥,按照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执行就好了,遵守法律法规。庄子进一步指出,大道复杂多变,很难认识清楚,所以不乱干预是最好的治国方法。为无为。这是老子自己的说法,根据他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说法,为道着损到最后,自然没有什么可损的了,自然达到老子的最高境界“夫莫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即水的境界了,也就是潜隐默化的无为而治了。上无为而下有为。这是道家和法家共有的观点,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这可以从老子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庄子的“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黄老道家和法家则主张“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等说法中得到证明。

有所为有所无不为。比如魏晋学者郭象点评庄子时认为“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上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

案法而治。这是黄老道家和法家的共同主张。比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曾说:“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黄老帛书也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无违。这一观点出自论语,表示无论孝敬亲人还是治国,都不要违反常规和事理,这才是无为而治。后来许多人以儒解道,认为“无为”就是“无违”,“无为而治”就是在不违背客观规律和自然天性的情况下,达到天下大治。

顺其自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而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人类应该仿效大道,顺其自然。故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老道家也主张:““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所谓因循就是因循万物天性,即自然而然的状态,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严君平说:‘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策略和手段,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和儒家有所不同。

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