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致我们终将相忘的江湖 > 第二十二章 斗琴

第二十二章 斗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下来的一场,是沈谢与水无形的文斗,这一场,由上场胜出的一方出题决定比试的内容。而沈谢出的题目是斗琴。

那日落花楼比词,沈谢输给了水无形。今日似是寻个稳妥起见,沈谢选择了比试琴艺。我不禁纳闷,水无形会弹琴吗?这倒是没有见过。

中国古代的琴家多为文人,君子六艺之“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便是琴艺。但古时文人专于经史子集,于琴艺之道,文人们又主要是藉琴求道,修身养性,而对乐曲旋律结构,章法,节拍等不甚追求。陶渊明抚“无弦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给后世文人们极大的精神慰藉,是品琴道的极致典范。

当然,这不是说书生抚琴,就不谙音律,乱弹一气。或许他们指法上并无造诣,但于琴音意境上的追求却不亚于专业琴师。而醉心诗词的沈谢跟水无形二人,皆是情绪敏感之人,想来两个人的“斗琴”比试,必然也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擂台之上,左右二十步之间,此刻已然安置了两柄弦琴。两个人一左一右走上台去,然后相互拱手,落座于琴台一侧。

斗琴,不同于琴艺展示,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琴艺比试。由比斗双方各自选曲,然后相继操琴,比的不单单上的于琴艺上的造诣,还有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对心境的掌控。如若一方首先被对方琴音所扰,便是败了。

沈谢收敛凝神,闭目片刻,便手抚琴面,指拨琴弦,随之琴音顿起。

他所操的曲子,名为《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蔡文姬所作。汉末大乱,烽火连年,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与匈奴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女儿。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的蔡文姬,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后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时节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便写下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而今沈谢所操之《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描述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痛苦的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这首曲子全段离不开一个“凄”字,沈谢琴音乍起,一股凄切哀婉的声音便在整个演武场上开始蔓延,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我不知道沈谢如今是何心态,选奏了这首如此凄凉的曲子。但只见台上的他,似乎全然沉寂在自己的琴音之中,目光专注,神情肃穆,就像是在追寻那蔡文姬的身影,为她叙述着一生的悲苦不堪,而在场的所有人,也似乎渐渐被这种凄楚的情绪所感染,神游物外。

沈谢于指法技巧上或许并不高明,但琴音所及之处,却如泣如诉。他的心境竟然于琴曲答道了高度的契合,不知道这么一个才子阔少哪里来的女子身上才有的哀怨悲愤。我有种怪怪的感觉,就像站在台上的不是意气风发的青州才子,而是一个黯然**的失恋青年。

就在众人浑然忘却,深感文姬不幸一生的同时,水无形动了,与沈谢低沉的琴音不同,他两指一拨,高亮明快的琴音顿起。

这一曲,却是《醉渔唱晚》。

《醉渔唱晚》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做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严谨。明刊本《西麓堂琴统》所载之解题云:“陆鲁望与皮袭美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恐不相上下也。”由此可见,此曲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略其趣。

“翁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聆听此曲,便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心境的碰撞!一个婉转哀怨,似悲而伤怀,一个怡然自得,似洒脱不羁。

可这却苦恼了一旁的听众,到底我是该悲呢,还是该喜,是要愁呢,还是笑呢?真真一个悲喜交加,欲哭无泪啊。

随之两人琴音渐入佳境,只见沈谢双目紧闭,眉头深锁,十指所掠之处越来越快,而水无形目及深远,挥洒自如,一指一弦音,拨弄自得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