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夏鼎 > 21章中藤甲的创意来源—唐代的复合盔甲

21章中藤甲的创意来源—唐代的复合盔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更新时间:2009-11-17

唐玄宗天宝七年即公元751年,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军队来到了西域,与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tazik)展开了著名的怛逻斯战役。据《通鉴》卷216丞天宝十载条所记载,唐军“与大食相遇,相持五日……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将士相失……”这次战争的细节不会在本笔记中被提及,但战役却影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间接影响了两个大国的历史。

这个人的名字叫杜环(也作杜还),杜陵(今陕西西安、延安)人;牢记这个地名,因为我们接下来的故事还将提到这里。杜环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在唐军中任辎重官,中校署丞,这是个从八品的小官儿;但大食军队却将他及其他几十个汉人拣选出来安置在康国,并安排懂得汉语的大食人跟随他们,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有的是造纸工、有的是金银匠,都掌握着大食人乃至欧洲人所不懂的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先用植物纤维等造纸的人就是中国人,古代埃及人的纸草纸没有经过化学变化,质地脆弱,不能算做真正的纸;“造纸工业为中国之专利,自此(怛逻斯)役以後……此物一兴,遂使埃及之草纸及皮纸一概消灭……大地一切国家之人,昔利赖之。”(《西突厥史料》中译本页274)。我们后面提到的技术,也与造纸有关。

杜环虽然不懂得造纸,也不会冶金,但他却懂得一项大食人梦寐以求的技术——同时也是他们的噩梦——希腊火。

黑衣大食多次以占优的兵力进攻拜占庭人;然而却在最后关头被希腊火打得一败涂地。718年,拜占庭人使用希腊火对阿拉伯海军进行火攻,阿拉伯军队一共使用了2560艘船只,回到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的却只剩下5艘。大食人从此对希腊火闻风丧胆,同时一直在想办法破解这种兵器。

据当时受希腊火所伤的人所记述:“每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我们,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希腊火的特点是:液态、易燃、一旦着火无法用水扑灭,越用水来浇火焰就会越大。我们今天已经知道,这是因为里面含有石油的缘故。

要说清楚杜环为什么懂希腊火,就得先从杜环的家乡说起。

早在东汉时代,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就在《汉书地理志》里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汉高奴县在今陕西省延安东北,此处说的大约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这说明杜环的家乡左近就有天然的石油。石油在宋朝沈括命名之前,也曾叫“石脂水”,因为有“遇水不灭”的特点,很早就被用于军事。

在北周宣政元年,突厥军队进攻这里,当地军民使用“石脂水”烧毁了敌人的攻城器具,“以此油燃火焚楼橹,敌以水沃之,火愈炽”。敌人大骇,只好退兵。从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石脂水和希腊火从原理上是差不多的。这种火浇水不仅不能熄灭,反而会使火势变得更大;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而且值得恐惧的。

这一攻防战发生578年,到杜环的年代不过相差四代,在古老相传中杜环掌握了石脂水的配制技术,这是完全合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