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宋金手指 > 第三二九章 薨逝

第三二九章 薨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后醒来,这实在太好了!”赵与莒面上浮出来自内心的喜悦,他轻轻拍着杨太后的手:“太后睡了三日,御医说了,只要醒过来便无妨!”

“呵呵,官家在欺我。”杨太后微微一笑:“哀家自知身体情形……这一次只怕是熬不过去了……”

“太后何出此言,孟钧与银铃这几日都在问,皇祖母为何不与他们玩呢。”赵与莒见她这模样,心中暗暗一惊,忙将话题岔开,提起皇子与公主们。杨桂枝自己没有孩儿,对赵与莒的子女都极尽疼爱,有时甚至有些溺爱了。

“我病了,莫让他们来,被病气冲了不好。”杨桂枝笑了笑,突然伸出手,做出一个甚来亲热地动作,抚摸了一下赵与莒的头。

“官家是个好天子,我大宋中兴已是定局,我一介妇人,起自卑微,蒙先帝不弃,得为皇后,又蒙官家孝顺,侍如生母,此生已是足矣。”杨桂枝慢慢抚摸着赵与莒的头发,轻轻叹了口气,两人离得近,赵与莒嗅到一股很不好的气息,他心中一惊,这是死亡的气味吧。

“若官家只是如此,那还是小孝,官家匡复中原,恢复旧都,开疆拓土,民殷而国富,这是大孝……便是太祖太宗,也未必能如官家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哀家这一世,做过许多错事、坏事,先帝龙驭的最初几年,哀家夜不能寐,总觉得那些被哀家害过的人来索命……不过,这几年已经好了,哀家吃得香睡得稳,便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哀家也会想,有官家在呢……”

这番话是杨太后真情流动,赵与莒哽咽了一下:“母后!”

“终于叫哀家母后了……你其实一直在唤我太后呢……官家聪明,便是这小地方……”

杨桂枝半是调侃半是轻嗔地说了一句,赵与莒面上微微紧了下,刚想再说什么,杨太后突然剧烈地喘起气来。赵与莒替她抚背顺气,良久之后,她才安稳下来。

“官家如此出色,哀家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皇后之事,官家自然会有分寸,皇子公主的养育,官家也是成竹在胸,哀家唯有一句,还望官家记着。”

“母后何出此言,有什么事情,待母后身体好了再吩咐就是!”赵与莒道。

“不成了……不成了……此时不交待,今后便没有机会了……”

杨桂枝一边喃喃说着,一边仔细打量着赵与莒,又喘了几口气,她道:“官家太聪明,太过聪明之人,当妨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赵与莒一惊,垂首应是。

“官家……哀家听得人言,说官家幼时曾得吕祖点化……你生母荣王太妃在府中,也是常年供奉吕祖的……官家说这世上真有神仙么……”说到此处时,杨桂枝声间不免有些颤抖。

赵与莒微微迟疑,然后点了点头:“有的,母后定然会被神仙接引,永登天国……”

杨太后点了点头,笑了笑,面上泛起一丝与她脸色不合的红晕:“唤崔与之……罢了,这老儿畏寒,唤魏了翁与郑清之……还有赵善湘来吧。”

炎黄七年冬十二月十六日,皇太后杨桂枝薨。薨之前,喻魏了翁、郑清之与赵善湘,好生辅佐天子,遗嘱与先帝合葬,仪式殉器尽皆从简,并将自己私库中存下的钱二百万贯尽数捐与国库。

“太后之钱,竟然如此用法。”

虽然从以孝治国的角度考虑,赵与莒在这段时间内要为太后服孝,但国家大政还是需要他去处理。有关太后身后遗留钱钞的使用上,赵与莒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用这笔钱在刚开始兴建的金陵大学中修建了一座图书馆,以杨太后的谥号为之命名,称为恭圣仁烈太后藏书馆。

“二百万贯,倒是可以派上许多用场——不过官家要用之为藏书馆亦是智举,太后圣名,必与圣贤之道智慧之书,一齐播名于后世。”

就在金陵城中,两个读书人在讨论这件事情,前一个李楚雄,后一个则是陈安平——这两个曾经在群英会中大打出手的对头,如今却成了好友,不得不说,世事难料。

“却不曾想在金陵城中会与你陈易生相遇,更不曾想到竟然与你成了同僚……”李楚雄喃喃地说道:“而且还和你能坐在一起喝酒!”

“那有何想不到的,哈哈,我辈男儿,以国仇为私仇,以国恨为私恨,至于你我之间的些许分歧,不过是义气之争罢了!”陈安平仍是当初模样。

他二人这次在金陵相遇,便是来此任教的。新建的金陵大学,需要大量的各科教师,陈安平这些年来苦读陈子诚、陈任、耶律楚材、孟希声等人的著作,加之又是家学渊源,倒颇有所成,到金陵大学来教经济学。而李楚雄在临安吃过一回苦头,闹出老大的一番事情后,被赵与莒勒令回乡读书,这几年来在史学之上颇有建树,静极思动,便托了关系来这金陵大学。

这时已不是几年之前两人打架的时候了,李楚雄的政见渐渐有所改观,他家中在湘南原本便是大地主,如今又开了两个厂子,更是富得流油。

“这一次在金陵、徐州、汴梁各建一所大学,所有师资,尽数来自临安大学,陛下正觉得捉襟见肘,太后遗旨,实在是又帮了陛下一个大忙。”陈安平将话题又转回到太后之事上来,他叹息了声:“这位杨太后,不仅能书善画,也心重国事,听闻她薨了,民间多有自发立灵牌供奉者呢!”

“哦?此话怎讲?”李楚雄不是两浙路人,对此不大熟悉,因此好奇地问道。

“开禧年间时,浙江百姓生儿需缴纳生子钱之事,你可知晓?”陈安生叹息道:“民间生子,须得纳税,百姓不甘其苦,乃至有溺死婴儿者,太后得知,便向先帝进谏,先帝乃免之——仅此一举,便生民无数了!”

李楚雄听得须发皆张:“竟然要缴这生子钱,还是当今官家英明,生子不但不缴钱,还有补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