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捡个少主来种田 > 第124章 粮食,一年一茬

第124章 粮食,一年一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咱们大安有一条澜芷江,江南气候温暖,以种植水稻为主,他们那里一年能收两茬水稻,江北的天气就比较寒冷了,靠近澜芷江的还好一些,一年也能收个两茬粮食,咱们这里靠近北边,冬天实在太冷,种下的小麦都被冻死了,所以一年只能收一茬麦子,不过咱们的赋税要比江南的轻上许多。”

刘芸娘一边给萍儿缝制衣裳,一边给古云清解答疑惑。

古云清眸中闪过思索,怪不得这里的人家都这么贫穷,民以食为天,粮食不够吃,温饱得不到解决,自然会生活得十分艰难,她挑了挑眉,不解的问道:“咱们江北这里有没有种过玉米?”

刘芸娘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疑惑的看向古云清,“清儿,你说什么?”

“玉米……”见刘芸娘还是疑惑的表情,古云清解释道:“就是金黄色的,有的地方也叫玉蜀黍、苞米,有这么大个,得用手将玉米粒给搓下来……”

她一边伸手比划,一边形容。

刘芸娘摇了摇头:“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听说过。”

古云清揉了揉额心,她好像记起来了,玉米并不是华夏国本土的东西,原产美洲,后来传入欧洲,几经辗转才传入华夏国,华夏国出现玉米的最早时间是十六世纪中期,当时是叫‘番麦’。

刘芸娘听她说的东西很是奇怪,“清儿,你问的是啥东西?你咋知道这个玉……米?”

古云清回过神来,笑了笑,“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书上说玉米耐旱,生长周期短,能够和小麦换茬播种,我以为咱们江北也有地方种呢!”

刘芸娘叹了口气,拿起绣花针,“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种过这种粮食,要是真有,咱们北边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一年一季麦子,穷苦人家根本撑不到来年收麦,极北之地的人家里孩子多了根本就养活不起,咱们这的人日子也过的十分清苦。”

古云清点了点头,没有再做声,心里却打算回头让胡少卿找番邦的商人打听打听有没有见过玉米的,要是真的能够找到玉米,说不定江北百姓的生活能够变好许多。

两人正说着话,院门被叩响了,古云清打开院门一看,原来是苗七婶子。

苗七婶子身后还站着一个姑娘,年龄跟古云清差不多大,瓜子脸,一双杏眼,皮肤细腻白嫩,不像村子里姑娘那样蜡黄,与苗七婶子有五分相像,古云清心中猜测这个姑娘应该就是苗翠儿。

她笑着对苗七婶子道:“婶子来了?快进来。”

苗七婶子抿着嘴笑了起来,进了院子,目光热切的看着古云清,“清小子,婶子是带着翠儿上门跟你道谢的,多亏了你,翠儿才能赎了身,婶子实在太感谢你了。”

刘芸娘也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搬了两个凳子放在了院子里,笑着道:“她苗七婶子来了?快坐!”

看见长得十分漂亮的苗翠儿,刘芸娘睁大了眼睛,“这是翠儿吧?长得可真排场,比咱们村里的姑娘都要俊呦!”

苗翠儿露出一个十分得体的笑容:“大娘真会夸人!”她又看向古云清,大大方方的道:“谢谢清哥儿,我听我娘说,这回能给我赎身,多亏了清哥儿。”

古云清听了‘清哥儿’这个词觉得怪怪的,笑了笑:“没什么,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忙的自然要帮。”

苗翠儿杏眼多了一抹亮光,抿唇笑了笑。

古云清借给苗七婶子钱的事并没有跟刘芸娘说,苗七婶子提及,刘芸娘才知道原来是自个闺女借给人五两银子,帮苗翠儿赎的身,不过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她们家现在日子好过手里有些余钱,苗七婶子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何况这是救命的钱,能救苗翠儿一条命,自然是要借的。

刘芸娘和苗七婶子闲聊,古云清听了一会,就回书房了,正在书房里写字的萍儿扬起小脸,将自己写好的字递给了古云清,“大哥,今天你布置的课业我已经做好了。”

古云清拿起萍儿写的字和做的算术题扫了扫,满意的点了点头:“出去玩吧!”

“出去玩喽!”萍儿将纸笔收拾妥当,雀跃的打开房门跑了出去。

古云清笑了笑,坐在了书案旁,她打算画一套服装设计图,尽快赶制一套成衣。

萍儿跑到院子里,就看见家里来了两个人,走到刘芸娘跟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直盯着长得十分漂亮的苗翠儿看,嘴里却道:“苗七婶,您来了。”

苗七婶子抿嘴笑了笑,指着苗翠儿道,“萍儿,这是你翠儿姐,你应该还没有见过。”

萍儿本来一见苗翠儿觉得她很漂亮,十分喜欢,但一听她是苗翠儿,小脸一白,想起了当初奶奶说要卖了她,让她跟着苗翠儿进胡府当丫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