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终于走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终于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麦克阿瑟知道,这是余生的埋怨和条件。 ≥ ≤经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这么多年的研究调查,也基本上明白了,原先石井四郎、几十名七三一细菌学家、石原莞尔的死和日本律师团的伤亡过半,八成是余生动的手脚。

只不过,西方人的法律原则,是疑罪从无。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余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美国人也明白了余生的能力所在。

所以,麦克阿瑟很明确的安慰余生道:“哦,余,这件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麻烦,主要问题是铀矿的问题。只要余生你同意授权开,或者出售牧场,这件事情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思,自行处理。”

余生眉毛一挑,追问道:“当真?”

麦克阿瑟正色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余生大笑。美国人允许他报复日本人,因为日本人本就无关重要。如今不过是傀儡而已。并且,这是美国上层一致的意见。

只不过,想的更深一些,余生的主要产业,不是在美国,就是在日本。这一次出手,美国人怕是一定会打算抓他把柄的。一旦让美国人掌握了他接连数次刺杀日本人的证据,恐怕自此以后,余生便要唯美国人马是瞻。而他的产业,恐怕也会被美国人逐渐侵吞蚕食下去。

余生道:“既然如此,我明天便会坐船返回美国,亲在参与评估这些铀矿的价值,并洽谈合作事宜。当然,为了和梦露度一个不算是蜜月的蜜月,我还要先去一趟夏威夷。”

麦克阿瑟得到了余生的确定答复,在为玛丽莲梦露嫁做他人妇伤心了片刻,并品尝了一顿从牛头牧场运来的牛肉制成的牛排后,满意离开。

而余生则光明正大的将陈天和夜无光等一众人,召集到自己的府邸当中,一番密谋。随后,众人各自回去收拾行囊,收拢产业。既然美国佬如今已经敢明目张胆的挖坑给他跳,那么,日本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并且,根据余生所知,到了一九五零年,即明年,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便要盛行。此时,绝对不是一个呆在美国人势力范围内的时候。

麦卡锡主义,起于一九四五年《美亚》杂志一案。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国内的一众人。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谢伟思等六人。随后,此案的影响扩大。

到了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七日,美国杜鲁门政府开始了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如果余生不是在日本,也要接受调查。即便如此,青鱼中餐馆也没有少遭调查。几乎所有的华裔员工,都被调查过一遍。

幸亏,此时的余生,接连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人证》和《拉贝日记》等电影,而i11usion饮料也压倒了可口可乐,成为美**队的后勤供应饮料。让包括杜鲁门在内的众人投鼠忌器,否则,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而这次所谓的“忠诚调查”,范围更是换缪可笑,受调查的美国人,总计达两千万之多。在美国帕萨迪纳,有个三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

到了一九五零年,麦卡锡在俄亥俄县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表了一篇大放厥词的演讲。号称美国上层有间谍。随即,疯狂的麦卡锡开始指责杜鲁门、诬陷马歇尔、将马克吐温等人的书籍列为危险书籍。

甚至,连艾森豪威尔、爱因斯坦、以及已经处于事业和生命晚年的查理卓别林,都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影响。查理卓别林因为热爱英国而保留的英国国籍,成为麦卡锡一众人攻讦的对象。美国FBI甚至对查理卓别林特别建档,并曾向mI5要求提供能用于将其驱逐出美国的信息。

卓别林不得不表声明:“自从上次大战以来我就成了强势的反动团体制造的谎言和宣传的目标,他们有影响力,有美国黄色媒体的帮助,创造了一种氛围绕让有自由意识的人都被找出来受迫害。因此我决定我已无法进行我的电影工作,我将放弃在美国的居留权。”

同为电影界知名人物,虽然如今的余生远比卓别林有力量的多,但仍旧有兔死狐悲之感。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尽早离开美国人所掌控的势力范围为好。万幸余生早已准备好了澳大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两处退身之所。并且,只要余生不被美国人抓住把柄,他在日本和美国的产业,也不会有所损失。

根据余生后世所知,直到一九五四年,麦卡锡将美国上层人士基本上都得罪干净了之后,才遭遇滑铁卢。一九五四年,“6军—麦卡锡听证会”上,美国6军部相继公布了麦卡锡的种种越权和违法行为,就此揭开麦卡锡调查活动的黑幕。

麦卡锡被美国6军部律师约瑟夫·韦尔奇指着鼻子骂道:“参议员先生,你还有没有良知?难道你到最后连一点起码的良知也没有保留下来吗?”

麦卡锡的疯狂调查,这才停止。一九五七年,把所有人都得罪的一干二净的麦卡锡,死于急性肝炎。一场闹剧,就此落幕。

一九四九年初夏,余生带着玛丽莲梦露和青小艺,青小艺带着清水石瞳,夜无光带着李香兰,以及陈天和几个从澳大利亚来的少年,一同乘坐余生名下公司的远洋运输船返回美国。离开时,日本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日本上层热泪盈眶——这个平常看似无害的祸害终于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