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022章 千年商路

第022章 千年商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条古道,从长寨起,经龙船塘、岩鹰界、凉山界、暴木隘、草寨,经茅塘至洞口,可延至宝庆、长沙、汉口。全长152.5公里,铺有部分青石板路。

第四条古道,从萝卜湾起,经沙湾至安江。全长30公里,铺有部分青石板路。

第五条古道,从老街起,经冻青坪渔梁湾至黄矛、马蹄坡、若水、团河到会同、靖州。

其次是人和,洪江商帮,在明末清初,就形成了“五府十八帮”,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在木材市场上,就独占鳌头,其中的宝庆一帮,每年的贸易额便以百万银元计,随后又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汉口,并建起了专用码头——宝庆码头。道光末年(1848年左右),又在汉口建宝庆会馆,在汉口与徽商的长达八年的宝庆码头争夺商战中,最终在曾国藩湘军支持下取胜。由于商路北移,洪江商帮将中外贸易的转口地转移到上海、汉口,湖南因水路交通便捷,外国进口的棉纱棉布等商品,自汉口用民船运至长沙,再销往湖南各地,湖南的大米、茶叶、鞭炮等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又从长沙运汉口转口出洋。长沙在清初就是全国著名的米市,长沙湘茶也是从汉口转运,打开销往东南的通道,实行与浙盐互贸,并从苏浙沿海出口。因此,湖南商人在汉口很活跃,如刘麟郊、朱紫桂等茶商,都在汉口开设茶庄,并成为茶商巨富。如今,汉口最著名的商业街汉正街,就是在当年宝庆码头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正街的绝大多数老市民,都是当年宝庆商人的后代。

至于这位朱志大,则真的是个人物,他的故事不光励志,更是一段传奇。值得一提的,和大多数洪江商帮成员一样,朱志大也不是洪江人,甚至他都不是洪江人。

清太平军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6月攻占安徽安庆时,朱志大的母亲就带着三个儿子为躲“长毛”之乱,从皖南泾县逃到湖南洪江。

母子四人,逃到洪江后,生活没有着落,就靠贩卖北方的一种油炸小吃“馓子”维持生活。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将三个儿子送去当学徒。朱志大是老大,去了一家丝线铺当学徒。娘儿省吃俭用,过了几年,积累了一些资本,就开了一个小店铺,开始只经营丝线,由于经营有方,资本多了点,就逐渐增加经营项目,慢慢发展到经营布匹绸缎,直至钱庄,最后扩建到油号。到民国元年(1900年)时,在洪江已拥有了七十余家店铺,除了理发店和洗澡堂等被视为下流生意外,朱志大几乎垄断了当年洪江的各行各业。当年,油号的金字招牌就叫“朱志大”,远近闻名。

&节,上门给朱家拜年的人络绎不绝。朱家不但有大片商铺,还置了千顷良田,范围向黔阳、会同延伸。

朱志大发财致富后,为了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拿出大笔资金,大兴土木,建了360家店铺,并把这些店面无偿租给做生意的商人,条件是当他家境衰败,子孙衣食无着时,每家轮流给他们饭吃。

叶祖文喝了一口茶,继续道:“除了朱志大,洪江商帮还有三个大家族,张家,梁家,以及刘家。文正啊,这里面朱家,张家,梁家是传统的桐油大户,垄断了湘西的桐油,猪鬓,木材三个大项。不过最近二十年,刘家异军突起啊,对了,他们当家的叫刘岐山,是个有胆有识的角se。这老小子不光是占了鸦片贸易的大头,而且去年还在桐油买卖上大赚了一笔。估计四大洪商家族目前就他势力最强最大了。”

王振宇细心听着,没有随便插话,这时,宋浩民突然离开,过了一会又回到屋内,并将一封信递给王振宇。宋浩民没有说话就回到原位站立,王振宇细心一看,哦,是自己派往洪江,凤凰,常德一带打探消息的何键写的信。

王振宇看着手里的两封信,突然觉得这里面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