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国家命运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钱学森老老实实道:“原子弹实在是只有耳闻,我是搞运载工具的。”

毛泽东说:“是的。你们搞了1000公里的,将来再搞2000公里的。”

钱学森说:“美国在东南亚新月形包围圈上的有些基地,有2800公里以上的距离。”

毛泽东感兴趣地:“我们导弹将来可以到夏威夷?”

钱学森道:“谁都知道,美国费尽心机搞这个包围圈,目标就是中国。我们的导弹,不久的将来,要能打得更远。”

毛泽东笑了:“你搞的导弹那么厉害,有没有办法对付它呀?”

钱学森回答:“美国做了一些反导弹试验,但是不成功。”

毛泽东信心十足地:“有矛,必有盾!再厉害的东西,总可以找到对付的办法。要研究反导弹,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的!”

钱学森记住了毛泽东的话。后来,国家组织力量,也进行了反导弹的研究,钱学森投入了很大精力,研究用飞机打导弹、用导弹打导弹、用激光打导弹,用超级大炮打导弹……终因那个时候条件不成熟,工程还是下马了。美国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做了几十年的探索,不论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小布什的“TmD计划”,也都有许多难点没有解决。

然而进入到2009年,中国反导试验获得初步成功,震动了世界。在西部的导弹基地,中国成功用一枚导弹拦截了一枚目标导弹,毛泽东近半个世纪前的预言,渐渐成为可能。可以预见,反导将成为大国未来争夺太空制空权的重要一着。毛泽东的预见性,确实是惊人的。

83.原子弹最忌讳的问题出现了兰州铀浓缩厂分离出的铀-235,要变成白色晶体,装进暖瓶大小的钢瓶,再运到位于玉门的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原子弹裂变材料的生产,从开采矿山开始,到这儿是最后一道工序。具体点说,要在这里进行精炼,去掉杂质,然后铸成一定规格的金属铀。

外面寒风呼啸,零下二三十度,铸造车间内却是热Lang扑面。在一台奇形怪状的真空感应电炉前,总工程师姜圣阶反复对几十位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进行讲解、培训。厂长周秩也像一位普通技术人员那样,认真听。人们都明白了,铀-235是一种可裂变的危险材料,如果发生链式反应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加倍小心。另外,铀金属活性很大,必须保持在真空状态下,否则就会氧化燃烧。因此,所有工作都要在这台真空感应电炉里面进行。

这种真空感应电炉,全国只进口了一台,非常宝贵,是车间主任祝麟芳费尽周折从北京的导弹研究院借来的,所以厂里要求,既确保铸造出合格的裂变材料,又要保护好这台宝贵的真空感应电炉。

事实上,从1959年开始,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就组织技术人员,同核武器研究院的学者一起,对金属铀进行了三年研究,基本掌握了它的特性。姜圣阶来了以后,进一步抓了这方面的工作。根据设计,铀金属铸件对几十个元素的纯度要求很高,如果杂质稍多一点,就会影响铸件密度,而铸件密度和最后的临界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得想办法加以精炼。

1963年底以前,还没有拿到真正的铀-235,他们先用代用料,进行模拟铸造。反复模拟,可以说一切环节都考虑到了。到1964年1月份,铀浓缩厂已经生产出浓度达90%的铀-235,天天可以出产品,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金属加工原子弹裂变部件也做好了准备,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了,缺的就是把铀-235铸造成金属铀,最后完成原子弹的总装。

到这个时候,上上下下都盯着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

他们先用替代品进行过多次铸造,都是成功的。但正式用高浓度的铀-235精炼时,却发生了一个重大问题。

正式精炼那天,周秩、姜圣阶、祝麟芳等领导和专家都来了,他们身穿防护服,站在一条隔离带前,瞪大眼睛,望着几名技术人员在炉前操作……

终于,真空感应电炉的门打开了,一只半球状的白色金属铸件展现在众人面前。技术人员用仪器进行检测,做底片探伤。在一阵刺耳的声音中,众人紧张地期待着……

就在这时,发现了问题:铸件上有一个小小的气泡。得到报告,姜圣阶与周秩等人都是一愣。他们通过仪器看到,铸件上的气泡约有黄豆大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