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路依旧在前方
2015-06-06 作者: 夜梦阑珊
第一百五十八章 路依旧在前方
被郝摇旗一折腾,李过、刘宗敏、惠登相等人近乎狂乱的心绪,逐渐地平静下来。
被问及为什么造反的时候,不仅郝摇旗在思考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冷静下来,考虑着自己为什么造反。
众人想来想去,造反的理由却只有一个,活着!
活的好上哪么一点,不被贫穷与饥饿折磨,亲人能幸福地守在一起。
为了活着就造反?这似乎有些牵强。
绝对不是牵强,于明末时期,陕西、甘肃、山西,甚至拥有多处平原的河南都是连年干旱,导致颗粒无收。
朝廷很多时候都不会考虑灾民的感受,十多年的时间,也只有三两次赈济的机会,赈济的粮食却在运送过程中被各级官员盘剥。
灾民变成了流民,流民再变成流寇,得到甜头后,再华丽转身变成反贼。
倘若赈灾的粮食是一个直径有二十米的超大雪球,各级官员就是哪饥渴干涸的山梁、河沟,雪球自山坡滚落的时候,山梁便如飞速旋转的刮刀,一层层地削减着雪球,铺就了雪白而悠长的白色链条,并越来越厚。
百姓是山下渴望甘霖的小草,雪球滚至山底的时候,亦是极度瘦身成功的时刻,小草至多得到几滴露水。
明末受灾面积本就大而广,宽而阔,灾民众多,这点可怜的粮食,无法保证人体的最低需求。
吃草根、树皮、观音土,甚至人吃人,诸多场景顺其自然地上演在大明疆土之上,崇祯坐于金銮殿上被朝臣唬弄着,他拼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却终不能挽救绝望的百姓。
人吃人,放在二十一世纪中来,有些令人无法想通,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要有怎样的绝望才会选择吃土、吃人。
对于这种事夜梦不敢枉言,只因明末历史中确实不止一次的提过人吃的人的事件,朝廷也有官员不止一次地上报给国家最高领导人,崇祯。
崇祯很多时候竟然能做到视而不见,这似乎在逻辑上说不过去。
正所谓巍巍华夏、泱泱大国,真就无法挽救他的子民吗?
当然不是,最初的时候应该是各级官员怕被崇祯追究责任,也不敢上报实情,当人们被饿的造反,势力在逐渐变强时,官员们便不负责任地说,有人造反,皇帝你发兵剿匪吧!
至于为什么造反,官员们不会说,崇祯自然也不会问,拥有东方文明几千年历史人中国,造反永远是背叛的代名词,永远不会有好结果。
官员们因为战争而盘剥着军饷物资,富的流油;百姓因为战争而愤怒,陷入疯狂的掠夺,只要保证维持生命最低的需求,就不会被饿死。
恶性循环之下,反贼越杀越多,资源越来越少,大明王朝也在崇祯感到疼痛之时,走向灭亡之路,而这助推之手,无疑就是吃着大明俸禄的所有人,包括崇祯这个分发俸禄的人。
河南张献忠与刘国能率领二十万大军投降熊文灿,只余罗汝才与李创,分别在江北与陕西拼命的挣扎着。
孤军奋战,战斗的结果,就摆在众人心中!
他们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
与官兵奋战到底,浴血沙场,而这却背离了造反的初衷。
谁都不想死,也不愿意去死,李创并不希望看到亲人、朋友纷纷倒在身前。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