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煌汉 > 第126章 文明时开放

第126章 文明时开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26章 文明时开放

2015-05-03 作者: 芷陌

第126章 文明时开放

很不幸,王摩对14岁以上的人,大多数进行的就是这种填鸭式教育。他只是将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现有书籍中的那些华夏文明成果展现出来,命令他们这样去做。至于为什么,他们能想通更好,想不通,无关紧要,照做就好。而他重点培养的是孩子。

14岁以上的人,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的观念。不是说不能改造他们,而是说改造他们的成本,远远要数倍于塑造14岁以下的孩子。

有限的资源,必须有所倾斜。所以,在物资供应上,王摩优先供应的是学校、军人和孩子。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智慧、力量、和希望。或者说,知、勇、仁。

无知则无祀,也就没有了华夏的传承与发展。

无勇则无义,也就没有了专门守护华夏的矜难奋患之士。

无仁则无私,也就失去了华夏的发展。天道无私,平等对待万物,人道有私,损万物以利己,而华夏本就是属于人道,也是损万物而成就华夏。无私,是以人代天,此举违背人道,触犯天道。也就是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华夏都不复存在,因为,天人合一,万法归宗,没有人,没有天,也没有华夏。

为了建好学校、军队,教育好孩子,王摩花费了很大的心血。蒙学教材是他亲自选定,以前瞻性的眼光,大幅度降低了儒学经典的比例,增加了其他学说的比例,并且,集中教育,专门由军政府供养衣食。还定期培训基层的塾师,严查胆敢篡改蒙学教学内容的人。原来的礼部部长甚至因此下狱,很好的警示了其他人。

当然也有反抗,可没有军队,王摩压根就不担心他们。何况,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自己的衣食,而不是道统。而那些关注道统的人,则被王摩塞进了廖平所在的项目小组,研究汉字简化、汉字韵书、字典、句读,真真的皓首穷经去了,忙的是不亦乐乎,哪里有空发声去争什么道统。

后世的军人,很少在军队中出现女人的问题,一方面是荣誉培养,另一方面,真的是严格的作息和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连想女人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儒生也可以用这种办法去对付。

谁要是纠结经义问题,哲学问题,要么就是闲的蛋疼,要么就是痛的撕心裂肺,对症下药就好了。闲的蛋疼的给他们找堆积如山的事儿做,撕心裂肺的,赶到没几个人的地方去空乏其身。

其他人,则被王摩刻意的填鸭式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总体战给引导的服服帖帖的。

但就在这种填鸭式教育之下,短短两三个月,军政府已经新开了将近两百所工坊,研制成功了至少一百个课题。或许叫做复原更准确一点。

《天工开物》分为上中下三卷十八篇,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当然,叫它华夏文明小百科全书比较好一点。

这十八篇分别是:《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王摩首先从给科部百工厅设立十八个司,找了十八个负责人,要求每个司负责去对应的研究复原其中的技术,工具,包括之后的延伸应用。他们需要什么人手,需要什么帮助,他们自己去找。

阆中没有,就去旁边绥定府顺庆府太平厅,甚至盟友那里去找,哪里有去哪里找。不管是坑蒙拐骗偷,还是怎么的,考核期过了,王摩自己要见到成果。

干得好,留下继续干,干不好,换人继续干。

其实,这十八个行业,基本上在每个州县都能找到相应的工匠。这个时期,华夏的自然经济还没有完全解体,不客气的说,基本上,方圆百里,都能找到大部分工匠。

甚至一个村里,就有铁匠,木匠,杀猪匠,骟匠,石匠等等手工艺人,甚至,某些人还身兼多职。

因为,单纯种田的话,压根活不下去,更何况,华夏人血脉里就传承着多才多艺的天赋,天生就善于学习,模仿,创造。

所以,人,很快就配齐了,甚至,有的工坊还主动参加。

因为,这些课题上的那些技术,比他们现在用的先进多了。在这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所有人都忙疯了的时候,淳朴的人本能的觉得,能够提高效率的东西,是最应该弄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