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煌汉 > 第119章 无悔梦归恨匆匆(完)

第119章 无悔梦归恨匆匆(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一切仓促,一切仪式、服装,统统简化。

昏礼的时间在黄昏。地点,在阆中状元府。

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昏礼。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王摩他们直接越过了前面5个环节,开始了亲迎。

王摩迎亲出门前先献祭祖宗,跪拜以后,接受长辈的训导:“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

他回答道:“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采薇此时在家,长辈也在给她同样的告诫:“敬之戒之。夙夜无违彼父母之命。”

本来该由她母亲整理她的凤冠和披肩,但是,采薇父母双王,只有爷爷。所以,是请的彭显钧的夫人教导她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然后,将陈家宅院当做是她的娘家。

迎亲队伍奏响了音乐,停在新娘娘家门口。

早已等在那里的娘家人迎入了队伍,乐人、歌姬和迎亲的其他人都受到酒、茶的招待,还得到彩色丝绸和小饰物等礼物。吃饱喝足,乐人开始演奏曲子,这是催促采薇赶快上轿。

乐声响起,采薇开始辞行,作为临时亲戚的婶婶、姑姑、嫂子和姐姐送她到内闱的门口,再一次整理她的裙裾,煞费苦心地重复着强调父母的教导:“谨听尔父母之言。夙夜无衍。”

七姑八表牵着她走到门口,立住脚步,唱着歌谣向王摩讨赏:“新娘领出门,礼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买卖。喜钱十万,绑一起才够。”

王摩回唱:“自古以来,绅士不带金。”话音刚落,他身边的随从依规矩在马前撒下几个红包,每个红包里装几个小钱,小孩子哄抢。采薇上轿,由马车拉到王家。

以人为畜在以前是不怎么被允许的,所以,大户人家用轿的其实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用马车牛车拉轿子,而不是用人力抬轿。

王摩和采薇拜天地,父母之后。然后担任婚礼伴娘的芙蓉和其他女孩走上前去。打散新婚夫妇地发髻,而后把夫妇二人的头发系在一起,梳成一个顶髻——这是举行“结发”仪式。芙蓉则带着人在旁边助唱:“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伴娘一边结发一边吟唱着诗句,等将夫妇二人的头发系在一起。

伴娘先给他们进行共牢合卺礼。共牢就是用筷子分食同一碗里的肉,意思是同甘共苦。

伴娘又递给夫妇二人每人一个分开的葫芦,葫芦底用红、绿丝线打着“同心结”——这是新人行“合卺”礼,亦即双双喝酒。行合卺仪式时也有诵诗相伴。“玉女朱唇饮数分,盏边微见有坏痕。仙郎故意留残酒,为惜馨香不忍吞。”

饮罢,新郎和新娘一齐丢掉酒具。新娘地用力掷下,新郎则轻轻一抛——果然,新娘的酒杯落地后跳起,新郎的落地后寂然不动。观礼的众人见到这种现象,齐声赞礼:“好兆头”。酒杯一个跳,一个不动,一般认为这意味着会生很多男孩,多子多孙,所以是好兆头。

等欢呼声平息。一名歌伎端上“定情十物”。芙蓉首先从第一个盘子上取下第一定情物——手镯,边向新娘手上套,边吟唱:“何以致契阔?绕腕双玉镯。”

伴娘从盘中取下第二件定情物——臂钏,给新娘套上,吟唱道:“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

轮到第三件定情物:戒指,她接着吟唱:“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歌伎合唱:“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地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戒指需要新郎给新娘带上,因为戒指最重要,所以要在场的女性合唱,以示叮咛与祝福。)

第四件定情物是耳环,伴娘吟唱:“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而后从盘子里取下耳环给新娘带上。(耳饰里小巧简洁地耳环称为“丁香”,繁复华丽地耳坠称为“络索”。)

第五件定情物香囊,吟唱地诗句是“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第六件定情物玉佩,吟唱的是“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美玉上系着穗子,或者同心结名叫结缡,是古时成婚的代称。《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以前同心结是用双色线编织的——现代所称的“中国同心结”是单色编织的,而“东方同心结”指的是日本韩国流行的同心结,它们依旧像以前那样使用双色编织心结。按旧俗,编织“同心结”的时候要用两根针,分别穿不同的线,因为“针”谐音同“贞”。“织同心,结双针”,意味着告诫夫妇双方,都要对婚姻忠诚。)

第八件定情物金簪时伴娘吟唱:“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这个时候,婚礼已到了尾声,王摩从采薇的花冠上摘下一朵花,伴娘吟唱着诗句,采薇解开王摩花冠上的绳结,然后,花朵散落到床上。周围集聚的人齐声吟唱贺诗贺词,众人边唱边退出婚房,接着是关门声,婚房安静。

这全套流程都是王摩自己写的,因为,他曾经研究过周制、汉制、唐制、宋制、明制昏礼。今天选用的就是比较偏向宋制的一种昏礼。

总的来说,昏礼特点,先秦浑厚、两汉大气、两晋**、六朝风采、唐风倾国、宋明流韵。但周汉太过古拙,唐制太过开放,而明制上午举礼,喧闹奢侈,又大规模喜宴,又铺张浪费之嫌。

只有宋制,温润雅致,极有情趣。特别是现在,百姓普遍困苦的情况下,更容易从中得到文化感悟。所以,王摩选择了宋制。

事实上,来参加昏礼的宾客,全都惊呆了。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昏礼也可以办的这么美。甚至,连婚宴的九斗碗,都是王摩特意教厨房做的。

连奴民们都得到了赏赐,分享这一份快乐。

有一个人味同嚼蜡的吃着分下来的食物,想着平日里工头发下来的那些书籍,看着日新月异的山河,突然将手中东西几口吃完,大声怒吼起来:“大丈夫生当九鼎食,我贺某人岂能背着这身骂名,同这些蝇营苟且之辈老死林中。工头,你来,我要建功立勋!我要让这大巴山的子民知道,我贺相,也是堂堂炎黄贵胄,华夏子孙。”

“光绪十一年二月,黑水贼王摩以煌汉杀奴复汉军政府为号,夺阆中,据巴山。军五万,民百万,川北告急。川东贼势大不可制,川中接连告急,川南异动。臣辜负圣恩,私下同洋人议定诸事,忘老佛爷圣裁。钦命川督兼持尚方宝剑定西将军刘坤一。”

“啪!”紫禁城内,某个女人将这奏折狠狠的踩在脚下,破口大骂,“狗奴才,狗奴才!来人,宣满蒙八旗王公入宫见驾。”

PS:第一卷算是告一段落了,好久没写过,磕磕碰碰的,没写好,不过还算是勉强表达出我想表达的东西。元旦要去成都参加一个婚礼,没有存稿,会在火车上耽搁几天,婚礼上耽搁几天……我只能说,尽量保证每天基础的一更或者两更。先给支持本书的大大说声对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