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朝唐晚唐 > 第17章 延英殿议事

第17章 延英殿议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7章 延英殿议事

2015-05-01 作者: 半亩方塘

第17章 延英殿议事

百孙院外的夹道上,鱼弘志甩了甩马嘴,那神策军豢养的良驹便往前走起,马元贽被迫松开笼头,一脸无奈地望着鱼弘志。

鱼弘志往前走了几步这才说道:“马公公,咱们也算是相识,此事究竟如何不是你我说了算的,鱼某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自然也就给不了你什么保证了。”

马元贽跟在后面追了过去,李荣光安静地坐在门口眺望长安城的朝阳,不远处夹道上的对话他听得清清楚楚,也早就预料到这些,只不过昨晚还有血迹的门口今天干净地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有那个块滑板静静地放在那里,算是昨夜灵异事件的唯一见证者。

李荣光嘴角露出一个笑容,这次有意思了。

神策右军来到柴房后迅速封锁了现场,高喊光王的庶子在哪。

李荣光指了指自己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小子无名,自名荣光。”

鱼弘志被这孩子说得一愣,性子顿时上来,怒喝道:“我管你溶光、烂光还是吃光,此处所有人等统统带走。”

李荣光回头拉着已经准备好的虫儿,抱着他的滑板当先走去,马元贽一行也未能幸免,全被带到御史台狱等候问话。

只不过,神策右军把柴房附近搜了个遍,也没找到李濒的尸体。

太和八年上元时节,百孙院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命案,时年六十多岁的秘书监莒王李纾哭天抢地告御状,说光王的瘫痪儿子妖邪附身,深夜袭杀了他最爱的孙子李濒,为莒王李纾作证的是郯王李经和他的孙子李凋。

圣人听完大怒,当即召“四千岁”和政事堂诸人延英殿议事。

本来宦官无延英殿议事的权力,但是对于当今圣人来说,“四千岁”掌握着北司所有的军政大权,由北司请立为帝的当今圣人对“四千岁”可谓是又爱又恨。

参与延英殿议事的除了莒王李纾、郯王李经和他的孙子李凋之外,还有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代国公、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盐铁转运使王涯、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子太师路随及户部尚书郑覃四位政事堂的元老。

除此之外,便是“四千岁”,四千岁不是一个人,而是四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分别是神策右军护军中尉王守澄、神策左军护军中尉韦元素以及两位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

几人神色各异地站在延英殿上,圣人(文宗皇帝)表情凝重,询问几人对莒王所奏之事的看法。

四千岁之首的王守澄坐在皇帝右侧,一直闭目养神,并不参与,韦元素倒显得比较热心,不停与两位枢密使交换眼神,小声议论。

文宗皇帝受制四千岁颇深,朝野上下俱受阉祸,李德裕、王涯、郑覃及路随几人皆认为光王被逐出府外的庶子常年瘫痪,年岁较小,不可能杀了身强体壮,素有无力的李濒。至于妖邪附身之说,也自是无稽之谈。

两位老王爷是宪宗皇帝的兄弟,是当今圣人的祖父辈,在延英殿上哭天抢地,文宗皇帝也是无法,只得问计于四千岁。

四千岁并非自成一体,相反却分成两派互有罅隙。神策右军护军中尉王守澄因为有拥立之功,权倾朝野,跋扈之至。神策左军一度受到冷落,麾下人心不稳,托关系找门路转往右军者比比皆是。是以韦元素与同样被架空的两位枢密使杨承和和王践言抱成一团,共同抵抗王守澄。

枢密使杨承和在百孙院南坊门见过李荣光姐弟俩一面,对其言行举止有较为客观的了解,认为李荣光若想杀人并非不可能,所以他与韦元素、王践言讨论之后一致决定抓捕李荣光及一干嫌犯。

然而神策右军昨日见过李荣光受刑,王守澄心思极多,知道事有蹊跷,便一力揽下带兵抓捕的权责。文宗皇帝心里有恨,却拿王守澄没有办法,只得允了他的奏议,所以宫门大开没有多久,神策右军的中护军鱼弘志便带着兵士前去抓捕李荣光和虫儿。

只是巧的是,马元贽恰好在场,平白受了无妄之灾,因有嫌疑也一并被带回了御史台狱。

当天早晨,延英殿诸人并未散去,鱼弘志前来复命,说光王的庶子自名李荣光,与其家姐虫儿并光王府管家马元贽一行全部抓捕归案,请圣上裁度。

裁度?如何裁度?手心手背都是肉,再说光王如今病入膏肓,此时他的儿子刚好痊愈,真能依了老王爷的请求杀了他?

文宗皇帝一时没了主意,眼神扫视着殿中几位宰辅重臣,素有能力的李德裕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知鱼将军可否带回李濒的尸首?”

验尸是查命案的关键一环,既然李凋指证李荣光用一块不知名的东西轰杀了李濒,那总该有个尸首能佐证一下吧。

鱼弘志恭敬地对文宗皇帝施了一礼,又对王守澄一拱说道:“回圣上,中尉,诸位相公,神策右军出动两百人将柴房四周寻了个遍,也不见莒王孙的尸首。”

“哦?可有下龙首蕖去找?”户部尚书郑覃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