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说是张耳、陈余有本事。他俩在赵国人中人缘不错、耳目众多,关键时刻,有人及时给通报了消息。
逃出来的张耳、陈余收集逃散的士兵,很快就划拉了几万人马。重整旗鼓的张耳、陈余奔着李良就去了。被这小子吓得不轻,得报仇呀。
在张耳、陈余面前,比较能打的李良明显力不从心,很快就被打败了。这下,李良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径直投降了章邯。
打败了李良,张耳、陈余犯合计了:赵王没了,让谁当呢?
说心里话,俩人都想当;因为都想当,所以谁也不能当!别忘了,在当时,这两位是情同手足的生死弟兄,也不能因此伤了感情不是!所以,俩人都挺纠结。
最后,还是手下的一位宾客给解的围。
这位宾客劝张耳、陈余:您二位外乡人来到赵国,要想让赵国人听从你们的命令,恐怕不大好办。如果你们能拥立前赵国国君的后裔,就能很容易得到赵国人的支持,你们就可以不动声色地成就大业了!
张耳、陈余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既能实现目的,又可以解决现实矛盾,不错,就这么办了!
俩人找到了原赵国贵族赵歇,立为赵王,定都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当然了,这样鼓捣出来的赵王比武臣还没用,真正说的算的,是张耳、陈余。
接下来,咱们说说周巿。
周巿奉陈胜的命令,任务是攻取以前魏国的土地。
这个周巿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应该是那个时期非常非常特殊的一个例外,属于人口中的少数,极品中的极品。
首先,周巿是一个工作很主动的人。他可不仅仅是从秦军手中攻城略地,他基本上是捞着谁算谁。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招降了替刘邦守卫根据地的雍齿,硬从刘邦手中拿下了丰邑,整的刘邦十分郁闷。
其次,周巿是个很坚持的人。魏地平定之后,周巿就想立原魏国公子宁陵君魏咎为王。当时的问题是,第一,魏咎被陈胜扣在了陈县,陈胜打心眼里不愿意放他回来;第二,周巿手下的各位将领都想拥立周巿为王,一来显得忠于领导,更主要是,他们也想借此高升一步。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大家坚持拥立周巿,周巿坚持不受;陈胜坚持不放魏咎,周巿坚持派人去接。
整到最后,谁也没坚持过周巿。使者前前后后跑了五趟,就是要接魏咎。无奈之下,陈胜妥协了,派人把魏咎送了回来。
魏咎回来了,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周巿立魏咎为魏王,自己担任了魏相。
也许有人不理解,可能还会有人认为,这个周巿就是个傻帽。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很多说不清的事,有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人。
辩证法经常告诉我们:吃亏赚便宜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有得就有失,但往往有失却不一定有得。这就应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发完了感慨,咱们回头接着说周巿。
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努力工作的周巿一个没注意,竟然刺激出了一位齐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巿的势力到达了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秦统一全国前,狄县是原齐国的城市。请注意,周巿有点过界了。
这种随意过界的行为,引起了田儋(dan)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