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县胎死腹中,对杨崇毫无实际影响,杨崇需要的是舆论支持和粮食,李景的行为在杨崇眼里就是强人所难,西域各郡谁不缺粮,都指望别人,要你这个郡守干什么。不过没办法,李景的腰板硬,中枢对李景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硬是从刘权的青海郡先调拨粮食,再从凉州发粮补充青海郡。
杨崇不眼红,今年中原将继续遭受大旱,高昌的实际情况要比中原好得多。龟兹、疏勒、焉耆等国的贵族为了获得高昌和中原的奢侈品和百货茶叶,都在源源不断地卖粮食给高昌;李轨、于钦焘从凉州也送来大量的米粟,换取杨崇手里的马匹。屯田军在耕牛和曲柄犁的帮助下,真实开垦的田地数字比上报的数字要多六成,田地县的粮仓堆满了粮食。
其中的数字大约有四成没有如实向郡里汇报,司空行和单雄信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粮食看住,以应付后面的困难所需。宇文儒童自然不会去管,甚至主动帮两人遮掩,一则是因为杨崇上小师叔的关系,而来屯田军的大本营在田地县,宇文儒童近水楼台先得月;别的不说,田地县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万三千多人就是现实,超过交河,成为高昌郡的第二大县。
洿林、宁戎、威神三城都扩建了城池,洿林城是粮仓重地,原有的百姓都迁移到四十里外的威神城;宁戎城变得最大,屯田军的五百座打铁的炉子都在城里,现在走在街上,满耳是打铁的声音。这要感谢司空行,只要在军中和奴隶中发现有打铁的苗子,就会被司空行安排到铁匠铺,一年的时间培养出上千的打铁匠。
杨崇边看铁匠铺打出来的步兵重甲,边对陪在身边的司空行:“佰刀五百把,步兵重甲一千套,是我们高昌郡的极限。你不要催他们进度,一年不行就两年,反正成军前,我不会把单雄信的那一千人拉出去;反而步兵使用的巨型弩和骑兵的连弩多多益善,以后尽可能成为我们军队的标配。”
步兵重甲是杨崇根据记忆设计出来的,专供佰刀手穿戴,军中试了效果,比明光甲好多了,单雄信现在是念念不忘。司空行笑着说:“我心里有数,除了佰刀,还有五百把是你设计的斧子,张果老把斧法送来了,百里涛正在熟悉。你倒是给儒童出出主意,田地城该怎么扩建。”
宇文儒童的年纪还比杨崇大上一岁,儒雅洒脱,闻言笑着说:“我不担心,吐鲁番商行所有的织机都在田地县,这就是县里的产业支柱。不过小师叔,我感觉于钦焘说得对,我们在高昌就应该把玻璃那些工坊全部开起来,让西域各国都拿着粮食、马匹来换。”
杨崇矜持地笑笑说:“我们时刻面临着战争,发展钢铁是没有办法,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干,是能增加财富,但我保证,过不了多久,周围的各郡和长安等地就想着来吃大户。李景要粮食的事你忘了,在他们的脑海里,郡守县令就是官老爷,上有朝廷罩着,下有黎民百姓勒诈,自己无需去多做事情;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不能为了自己,连口粥都不留给百姓喝。”
杨崇话虽然尖刻,但是形容得入木三分,宇文儒童晓得杨崇和李景原来关系不错,为着粮食的事,杨崇不惜得罪了这个可能给自己帮助的人。宇文儒童赫然道:“我明白了,我会派人去邀请高昌本地的人来开工坊。”
三人走到街上,来往的都是军人和民夫,杨崇没由来地叹了口气说:“按我估计,今年还是大旱,河北等地一般人家的余粮吃尽,最多四五月份,便会盗贼四起,比去年的声势更猛。眼下只能寄希望隋军能在高句丽一战而胜,否则中原必定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再过上两三年,就算我们偏处高昌,也难以幸免。”
司空行冷笑道:“不用过上一两年,如今每个月抓到的细作真是五花八门,从中原内部到塞北、昭武的人全有,对了,前几天还抓到三个淬天阁派来的人,混进了军中,要不是寇九珙正好路过,我们还真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