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超级时空企业巨头 > 第七十八章 RISC和CISC之争 中

第七十八章 RISC和CISC之争 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虞有澄有点尴尬的说道:“RISC对于他们目前来说太过于高深,我并没有给他们讲。只给他们讲了些CISC的基础设计基础。而且内地与世界隔绝太久,他们并不知道RISC和CISC的概念。”

明白了,他觉得虞有澄是对得,别说这些学生了,哪怕是像虞有澄的这样的大牛对RISC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会给他们讲呢,否则就是在误人子弟。

李逸轩走到一旁的黑板面前,用粉笔在上面写下RISC和CISC,开始给大家科普两者由来和区别,以及两者的优缺点。

“同学们,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复杂指令集复杂指令计算机。我们都知道现代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到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而人类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就是CISC……早期的计算机部件比较昂贵,主频低,运算速度慢。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人们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复杂指令加入到指令系统中,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效率,这就逐步形成今天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体系……我们都知道微处理器的基本逻辑是运行指令的电路,计算机的任何一个程序都是由或多或少的基本指令组成,而指令本身又是由若干个微操作构成,例如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加减运算,或者将结果送进寄存器中等等。

了解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你们对此应该比较清楚,这些基本指令被称为微处理器的微代码(Microcode),指令数量越多、完成微操作所需的逻辑电路就越多,芯片的结构就越复杂……每个处理器开发商都可以自己定义出一套指令系统,但如果指令系统不相同,构成软件的指令也不相同,这样就无法实现软件兼容。

在专用计算机的七十年代,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十分普遍的,各个计算机厂商都独立发展指令系统、微处理器、计算整机和软件,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产品无法兼容使用,其原因就在于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采用不同的定义。

……然而,尽管当时指令系统种类甚多,它们却都归属于CISC架构,而CISC无论怎么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指令数量庞大臃肿,每个指令不管执行频度高低都处于同一个优先级,优点是程序员的编程工作相对容易。但它的致命弊端是执行效率低下,处理器的晶体管被大量低效的指令所占据,资源利用率颇为低下。

CISC为什么效率低,这还得从CISC的源头说起……CISC早期的核心指令功能其实并不复杂,指令本身也是很简短精炼,就例如一个加法指令,再长也有限。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又热衷于开发自己的专用指令,将一个个原本精炼的指令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函数体系

……而现行的处理器,都是处理完一条指令,才能处理第二条,后面待处理指令只能排队等待。如果每一条指令都超长,那后面等待的时间就会很久。等久点也没关系,关键是每条指令调用的电路并不一致,有些运算同时调用不同功能电路,这很好,不占用时间。

但有些复杂指令反复调用某一热点电路,热点电路超负荷运转,其他电路却空自等待,不能做其他事情,白白浪费了处理器硬件架构。

打个比方,全校集合,一个班级的同学从大门出去,如果班上的人越多,出门所花的时间自然也就越多。如果在出门时大家还打打闹闹,有几个人争抢着要先出去,这几个争抢的人长时间堵在门口,后面的人想走也走不了,全班赶到操场集合的时间便会拖延更久。

复杂指令效率低,就低在这里。于是就有人提出了RISC,即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概念,其设计精华就是通过简化计算机指令功能,使指令的平均执行周期减少,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工作主频,同时大量使用通用寄存器来提高子程序执行的速度……”

李逸轩在黑板面前侃侃而谈,深入简出、浅显易懂、条理分明,所有人都听得明白。而虞有澄更是暗自心惊,他发现在讲台上面的那名年轻人对RISC和CISC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其知识面要远远超过他。直到这时,他才真正的相信李逸轩是能够设计RISC的。

“……除我刚才说得那些之外,还有一项也影响了CISC的运行效率……”

李逸轩还没说完,下面就轰动了起来!还有,看来CISC的毛病还真是不少,大家都交头接耳的说道。

虞有澄也是兴趣大增,他也想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会影响CISC的运行效率,于是咳了一声,全场离开安静了下来,等着李逸轩继续往下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