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434章 三见斯大林

第434章 三见斯大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了1943年六月后,苏联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应对“可能”的全面入侵的军事准备。他们在距离苏德控制区(大部分是前波兰地区)交线界后方约五十公里(这是双方协议的军事区),建造了大量的筑垒防线——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身上,尽管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苏德两家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两家都在自己的相隔一百公里的控制区里大量地修建筑垒防线。

虽然法国的战役法国的溃败证明了传防线的无用论,但传统的筑垒防线并没有完全无用。在关键的交通节点上修建坚固的要塞,是迟滞对手大集群装甲突击的重要的利器。

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斯大林的铁腕下,苏联也是拼命地加快军队现代化和装甲化的步伐。新式的t34坦克于1941年年初开始量产,到1943年六月斯大林访华前,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斯大林足足造了五千辆t34,全部都是使用76毫米坦克炮的t34-76型。

在这期间,斯大林得到情报,德国新开发的四号豹式坦克使用的是88毫米的坦克炮,但苏联红军并没有给t34升级成85炮,主要原因是同时代苏联的另一款坦克kv的存在。kv坦克的设计师科京的后台比t34的设计师要大得多。历史上在装备苏联红军的同台竞争中,科京没少利用自己的关系给t34坦克下套子制造障碍,甚至一度弄得t34差点无法正常装备部队——若不是在检阅时斯大林更欣赏机动灵活的t34,这款坦克甚至差从苏联的装甲兵序列里删除。

苏德战争爆发后,t34在战场的优秀表现赢得苏联红军上面的一片好评,而笨重的kv虽然仗着皮粗肉糙打出了一些奇迹般的战果,但其糟糕的机动能力和过于笨重的身材。在战争中也赢得了一堆的恶评。比如最大的恶评是,某位苏联将军如是说:当前线需要坦克时,我们只看到t34在前线冲锋。而kv在干嘛?他们还在后方压坏道路和桥梁。

历史上,t34坦克在苏联最大的敌人。恰恰是kv坦克的开发者科京。这个位面由于没有实战的检验论证,t34的装备受到了很大的干扰。科京仗着自己朝里有人,通过关系抢到了大量原本属于t34的订单,并尽可能地压制t34的产量。现在的苏联红军中,kv坦克系列数量更是高达八千辆之多。其型号从装备76炮的kv1,到装152炮的kv2(外号行走茅厕),而后来在得知德国四号坦克装备了88炮后,科京又开发出了kv-85。该型坦克装备一门85毫米加农炮。而作为四号坦克对手的kv-85,苏联红军生产了接近六千辆之多。

(注:苏联和平时期主力坦克的保有量,我是参考历史上二战结束后,苏联坦克的保有量13000辆为参考值。考虑到斯大林谨慎的心态,其在二战结束后,也只保留这个数值,这应当是非战时状态下,苏联红军能承受的最大坦克装备数量了)

而当斯大林再次来中国访问前,苏联方面已开发出装备100炮的kv-100,目前正在测试中。而开发出t34的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就比较悲剧了。由于朝中无人,又没有战争检验自己,该型坦克在苏联红军中被视为高低搭配的“低端货”。虽然哈尔科夫工厂的技术人员设法自行开发出了t34-85。却被科京动用关系截胡封杀,除了样车外始终没有得到量产的许可。

除了这些新式坦克外,苏联红军中还保有超过两万辆的t26,bt5,bt7这类轻型坦克,就装甲部队的数量而言,斯大林经过两年的和平建设,已顺利地完成了苏联装甲部队的更新换代工作。

空军方面,但同样也完成了从双翼机到单翼机的换装工作。以米格3和雅克系列为主力的飞机正大量装备苏联红军,其飞机性能方面。虽然较德国空军的现役的he151和ta152(这个位面的ta152是风冷式发动机)要差些,数量上却具有绝对优势。

1943年5月前。志得意满的斯大林此时已无惧苏德战争会爆发。精明他这时依旧不想轻易地和德国开战以便宜第三者,但他的好心情,却因为突然掀开的,关于“神明神使”的盖子,而一夜之间又变得大坏。

斯大林的危机感和杜威总统相似。

他听到这些消息时的感觉,就好象自己在玩唆哈时,好不容易上手了一副炸弹,正得意呢,结果对面(德国)却突然翻出同花顺,那滋味别提有多别扭了。

六月初,在得知英、德也存在着所谓的“神使”之后,斯大林就很想到中国来问个究竟。

苏联在英、德都存一些间谍,他通过这些间谍,陆陆续续地得到了和“神使”有关的一些讯息。这些讯息,有些是德国方面特地透出来误导斯大林。根据这些讯息,斯大林和知,所谓的神使或日本的神明,其真相都是“一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民族,在走到灭亡的危机边缘时,其全体国民的意志,会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在某个特殊的寄体上凝聚起来,最后诞生出一个超人类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自己的国家走最黑暗的深渊。”

这种说法是林汉编出来对自己最有利的说辞,和真实的答案相比也不过是九真一假的区别。无论是日本人、德国人还是英国人的世俗力量,在听到这个说法后都深信不疑。

汉娜出现在的兴登堡总统面前时,正是德国经济最糟糕,濒临破产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