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化工大唐 > 第一一八章 做官了

第一一八章 做官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散了,散了!”李隆基手一挥,雇工们应一声是,散了开去。等到走开了,这才明白过来,这有失礼数,只是在当时怎么没有想到?只觉得听他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连这念头都没有动过,李隆基的人格魅力不小。

李隆基不等陈晚荣说话,大步进屋:“屋里说话。”

陈晚荣他们只得跟着他进屋。李隆基往正中一站,陈再荣四人站到他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好象深入地下的木桩一般。

李隆基扫视一眼,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绫:“陈晚荣接旨!”

接旨就得下跪,这是陈晚荣最不愿做的事情。要是人多,混混还可以,现在指名道姓了,陈晚荣是躲不掉,不由得犯难了。正难以措置之际,只听李隆基道:“皇上口谕,陈先生站着就是了。”

巴喜不得,陈晚荣忙应一声:“草民遵旨!”

李隆基展开黄绫,只见上面有“圣旨”二字,和影视剧里的圣旨没两样。抑扬顿挫的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晚荣巧思艺精,品性端正,邻里慕化,向以成风,诚可嘉也!褒善抑恶,国运长远,民间陋巷亦不遗漏,特擢陈晚荣承奉郎,赐青衫、鱼袋。钦此!”

把圣旨递给陈晚荣,道:“恭喜陈先生。”

我做官了?陈晚荣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愣在当地,直到李隆基把圣旨递到手上,这才明白过来,高声道:“谢皇上厚恩!”

李隆基右手伸出,一个随从忙递上一套衣衫,李隆基接在手里,道:“陈先生,这是青衫官袍,收下了。”

唐朝官服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三品以上服紫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色。绯是红的意思,游思平是五品只能穿淡红官服,沈榷是六品是以穿深绿官服。

官服都是以散官品秩为标准,而不是以职事为准。白居易以八品散官任江州司马,司马是五品,但他是八品,只能穿青衫,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名句。

承奉郎是从八品上,陈晚荣只能穿深青衫了。属于文散官,一般不任职事,主要是授予那些初入仕途的人。陈晚荣虽妙手解毒,救了睿宗一命,睿宗不可能公开说陈晚荣救了我,之所以救我是因为我服丹药中毒了,那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是以,圣旨里面给陈晚荣另外加了一些功劳,“品性端正,邻里慕化,向以成风”,不过是睿宗找的借口,好给陈晚荣授官。这些口实听起来让人赞叹,只是没有多大的作用,只能授初级官职了。

要想授得大些的话,就得找其他的借口。陈晚荣救了睿宗一命,这事可大可小,授五品六品都没问题,只是睿宗脸上不好看,只能委屈陈晚荣了。

不过,这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这是睿宗亲自授予的官员,一般这种初级官员哪会惊动皇帝,一个大臣就处理了。二是太子亲自宣读圣旨,还是到陈晚荣府上,算是给陈晚荣的回报了。就凭这两点,陈晚荣这八品从官也没几个人敢惹了。

陈晚荣不知道承奉郎是几品几阶,反正做官是好事,至少以后做买卖多了一道护身符。皇上下旨授予的,太子亲自登门宣谕的,有此两点要是再遇到游思平这种官员也不用象这次这样,费了这么多曲折,耍耍横也没问题。

“谢皇上,谢太子!”陈晚荣高高兴兴的接了过来。

李隆基从袖里取出一个铜鱼袋,放在青衫上,这事就算完成了。鱼袋是唐朝官员佩带的饰品,内装鱼符。鱼符是刻有官员职务的身份证明,要随身携带。最初,只授予职事官,退休之后要交回,到了武则天时期因犯讳问题改称佩龟,并且依据官员不同有金、银、铜三种级别。

到了中宗时,又恢复旧制叫鱼袋。中宗时期,朝政腐败,安乐公主卖官成风,这品秩也就管得不严了,官服鱼袋紧密相连,不再区分职事官与散官,只要是官都有份。睿宗时更进一步规定,紫袍官员用金鱼袋,绯袍官员用银鱼袋。

陈晚荣这个从八品官员,只能用铜鱼袋了。管他那些,有总比无强,陈晚荣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最高兴的是陈老实夫妇,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陈再荣能做官就满足了。陈晚荣虽然精明,毕竟没有读过书,不能做官,能把家里照看好,多赚点钱,娶个好媳妇,养几个儿女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陈晚荣也做了官,虽是初级官员,还是官。再小的官,总比平头百姓高上几等,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陈老实不住摸发烫的脸蛋,一张嘴哪里合得拢,轻声嘀咕:“晚荣出息了,做官了!光宗耀祖了!”

陈王氏脸上泛起特有的光辉,无比自豪:“晚荣当然了得了!”

郑晴凤目放光,全是美妙的星星。郑建秋感怃无已,他这个曾经的国子监生员,费了那么多功夫都没有弄到一官半职,没想到陈晚荣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官了,这女婿真能耐!

正事办完,李隆基退到一边去,道:“你们见过。”

陈再荣等的就是这话,冲上来,抓住陈晚荣的肩,不住摇晃:“哥,恭喜你!哥,你也做官了!”

“轻点,骨头都散架了。”陈再荣用力过猛,陈晚荣实在吃不消,只得提醒他。

陈再荣有点不好意思:“哥,你也是,老不禁事,我才使了多大一点力气。”

他还打一耙,陈晚荣很没好气,陈再荣笑呵呵的道:“哥,我高兴。哥,我给你引介,这位是王大人。”指着一个腰间佩剑的中年人介绍起来。

这人在敬贤亭见过,一步跨上来,冲陈晚荣抱拳作揖道:“王毛仲见过陈先生。陈先生对犬子的援手之德,毛仲没齿不忘。”

他和王少华的关系,陈晚荣早就从王少华嘴里知道了,把手里的官袍鱼袋交给陈王氏,这才抱拳还礼:“王大人说哪去了,区区之事不要放在心上。”

“陈大人好品格!”王毛仲赞一句,退到一边。

陈再荣指着一个个头高大,肌肉虬结,颏下无须的汉子介绍道:“哥,这位是杨大人。哥,杨大人的武功很高,快见过。”

光看他的架势就知道他身怀上乘武学,陈再荣历来很少夸人,能得他提一句,其人艺业定然不凡。陈晚荣抱拳行礼道:“见过杨大人。”

杨大人的声音尖细刺耳:“杨思勖见过陈先生。”

陈晚荣心里一惊,心想原来是太监。如此一条汉子,居然是太监,实在是让人想不到。陈晚荣历史知识不行,不知道杨思勖不仅是太监,还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监,其人武艺高强自是不用说,还是精通兵法的名将,一生打了很多仗。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沿着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旧道进入安南,平定安南叛乱,为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安南就是现在越南的北部,唐时是中国的领土。

杨思勖叙礼毕,自行退开。陈再荣指着最后一个年青人介绍道:“哥,这位是高公公。”

这年青人和陈晚荣在敬贤亭照过面,当时他只是静静的站着,没引陈晚荣的注意,抱拳道:“见过高公公。”

高公公大步上来:“高力士见过陈先生!”

李隆基身为太子,带一个太监照顾饮食起居很正常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他就是为后人诟病、中伤李白的太监高力士,陈晚荣只觉脑袋充血,头脑发昏,嗡嗡直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