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志高近期的确是要举办守备军团的军事演习,也的确是邀请了国内很多政商界名流,也就是所谓知名学者,知名政客,知名商人等人前来参观,而提出这个计划的,正是赵嘉怡本人。

原本,军事演习只是一个很正常的流程,毕竟这些守备军团是新招募的,通常来说,在训练了一个阶段之后,就要进行一次类似考试一样的军事演习,来衡量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果。

这个训练三个月就进行一次师级规模军事演习的制度,最早是野战师的训练制度,预备役动员部队则是六个月,也就是半年进行一次师级军演,后来招收了守备部队,这属于雇佣兵式的职业兵部队,也依然遵照野战部队的这种训练机制,实行三个月一军演。

这样的军演机制,好处是可以让部队迅速形成战斗力,缺点是太费钱,不过对如今的李志高来说,钱这一点也不算啥大问题,更何况他此时的职业部队并不多。

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无论李志高在政治以及与外人打交道方面表现出多少差强人意的地方,但在经济建设以及军事建设方面,他却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跟马虎过,而这,也是他能屹立不倒,并越来越强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政治决策,归根到底都是围绕实力来进行的,如果实力相差太大,那么什么阴谋诡计都没啥威力。

比如说同盟会前段时间趁着李志高不在而突击搞的那个新临时政府,突击选举出的临时大总统,最终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实力,不被各方强力军阀所承认,最终也只是变成目前这种只是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

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抛弃同盟会,向光复党靠拢,只可惜孙文等人固执己见。依然不肯放弃理想,或者说争权夺利的努力,也就是李志高下手不够狠,对这些人实行冷处理,这才造成如今貌似僵持不下的局面。

如果把江南军政府的首脑换了袁世凯,恐怕早就下令强行解散孙文等人组建的临时政府,并逮捕孙文等人了,又怎么会容忍他们继续在那蹦跶来蹦跶去,更不会花更大的力气跟同盟会的人打嘴仗。

当然,实际上从手段上以及最终结果来看。还是江南军政府棋高一着。从一开始的软弱被动。到如今的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等于借着同盟会那些人当鲶鱼,搞了一个鲶鱼效应,刺激了一下江南军政府的政府运作效率。

也就是说。通过跟同盟会在报纸上打嘴仗,这就好比是在搞辩论,而且是作弊式的不对等辩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半真半假的舆论宣传,形成了一股全民议论的大风潮,把江南军政府下到普通老百姓,上到达官贵人,都给拧成一股绳。被江南军政府全面开动的宣传机器所绑架,让人们对以同盟会为代表的民主政治越来越厌恶,反而对李志高的开明独裁越来越喜欢,逐渐向独裁的道路越走越近。

换句话说,同盟会等人。在众人心目中,已经是民主共和派的代表,而同盟会至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唯一会的就是满嘴放炮的假大空以及抢班夺权的小人作风,而他们那些首脑人物的花边新闻,也说明了些同盟会高层的人都是一群私德败坏的下流之辈,大多数老百姓不会分辨其中的内幕,只会凭着宣传上说的那样,认为同盟会的人不是好人,而同盟会代表的民主共和,也不是好事儿,不适合中国目前的现状。

相反,李志高领导的光复党,因为有实实在在的政绩,加上是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加上由于地盘不算大,军队数量不算多,而且由于保密措施做得好外加很会作秀,所以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李志高的军队军纪森严,从来不欺负老百姓,而李志高的政府则廉洁奉公,李志高本人更是抛家舍业为国为民的典范,特别是太平府地区各方面的建设成果以及老百姓生活实实在在的提高,因此让大家都对李志高的光复党充满了感情与期待,同时也对光复党代表的开明独裁表示了拥戴。

只是这样一搞,就把原本李志高因为应对不足的坏事情,变成了一个大好事。事到如今,外人都以为这从头到尾都是李志高计划好的,之前让同盟会钻空子成立什么临时政府,不过是拿同盟会那群傻缺当靶子跟小丑,是给江南军政府以及光复党找一个对比,好让大家更加厌恶共和民主,转而拥护李志高,拥护他的开明独裁。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同盟会的这一出,李志高要想让大家都拥戴他,让大多数人都开始讨厌民主拥护共和,那显然不会像现在这么快捷高效,可是一旦推出一个小丑一样的同盟会,并且有意无意的把民主共和跟同盟会绑在一起,这就让大家自然而然的由接受李志高而接受了独裁,因为反对同盟会而反对起了共和民主。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这就是鲶鱼效应,在没有同盟会开始搅和之前,就算推翻了满清,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影响也不大,依然也是一潭死水,可因为同盟会的搅和,让江南军政府有了借口,可以大规模以这件事为借口,大肆搞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同盟会都做了什么,他们代表的民主共和多么虚伪,顺带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及政绩。

如果没有同盟会做对比就这么搞大规模宣传,或许很多人反而会有逆反心理,会觉得有抵触情绪,但有了同盟会当标靶,就可以看做正常的辩论与被迫反击,可以让江南军政府处在一个被同情的受害者地位,这一来,舆论就对李志高有利了。

这些事,如果说孙文等人因为固执以及目光狭隘等问题还蒙在鼓里,但身在漩涡的中心并亲临一线的黄兴,却逐渐考虑明白了,但考虑明白归考虑明白,他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破这个局。破这个大多数人越来越讨厌同盟会,同盟会名声越来越差的局面。在黄兴看来,照这样下去,同盟会唯一的下场,就是在一片骂声中自行解散,然后换个马甲重新组党了。

“克强,想什么呢?”就在黄兴还在那沉思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转过头一看,正是一身戎装的李志高。

李志高如今是一身笔挺好看的黄绿色军装。头上戴着大檐帽。背后还披着一袭披风。手上是白手套,身边则簇拥着两名同样身穿黄绿色军装,戴船形帽以及大墨镜的女保镖,再加上远处那些戴钢盔手持冲锋枪的护卫。给人一种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的感觉。

“哦,原来是李主席。”黄兴连忙站起来,“不知道李主席驾到,克强失态了。至于我刚才想什么,嗯,我只是对接下来的军事演习有些期待而已,毕竟您的军队能征善战是天下闻名的,这次我们能来亲自观摩一番,也是荣幸。”

“呵呵。”李志高摆摆手。“不过是地方守备师的一次常规军事演习罢了,也没啥特别突出的,不过就是让大家来凑个热闹罢了。”

说到这,李志高又道:“来来来,这里不是最好的观测点。而且时间还早,你跟我走,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是最适合观看军演的地方。”

“啊,不用了,这里就挺好。”黄兴连忙摆手。

“好什么呀,这么偏僻,要不是我路过这看到你,差点还以为你没来呢。”李志高干脆脱下手套,抓住黄兴的胳膊,“就听我的,跟我走,到我那儿去,而且,我还要给你介绍几个人,你一定有兴趣。”

看到李志高这样,黄兴也只好无奈的跟着走,等到走到阅兵台的中央后,果然发现那里的视野更好,而且还配备了很多望远镜以及沙盘地图等物,座椅茶几也是相当够档次,的确是一个绝佳的观测点。

李志高跟黄兴进来之前,这里已经或坐或站了不少人,有穿西服的,也有穿马褂的,没有一个洋人,基本都都是中老年的华人,但看起来这些人都不像是军伍之人,更像是商贾跟学者。

这些人在看到李志高之后,不管原先在干啥,都是不自觉的站起身,或者抱歉,或者弯腰,都不停的向李志高问好。

“好好好。”李志高满脸微笑,一边轻轻的挥这手跟这些人问好,一边走到了人群中,等大家都凑在一起之后,李志高才开始指着其中几个被推举出的代表对黄兴道,“克强,这几个人你看看还认识么?”、

“当然认识。”黄兴也是面带讶色,转身对当前一名穿马褂,一名穿西服的中老年抱拳行礼,“相伯公,啬庵公?你们怎么也来了?”

黄兴面前的这两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名人,其中那个穿马褂的人叫马相伯,早年是洋务运动的名人,后来一手创办了复旦大学的前身震旦大学,是在教育界跟工商界都很出名的元老级人物,影响巨大。

另外一名穿西服的,也是个名人,他在教育界也是个大名人,先后捐办了多所学校,但更出名的却是在工商界,这人就是以清末状元身份投身实业的大企业家张謇,啬庵是他的号,一般外人或者晚辈见了他,多称呼啬庵公。在清末,公认最大的商人自然就是盛宣怀,唯一能跟盛宣怀分庭抗礼的,就只有一个张謇了。

“原来是克强老弟。”张謇笑着点了点头。

显然,对于黄兴,这两个人也不陌生,毕竟实际上这两个人以前都或多或少跟同盟会接触过,跟黄兴也不止见过一面了。

除了这两个人,还有一个比较年轻的人,这个人既不是实业家,也不是教育家,但黄兴也依然认识,他就是袁世凯派来的说客或者说特派员——杨度。

对于杨度,黄兴更是熟悉,毕竟两人都曾经留学日本,而且还都在东京弘文书院师范速成班上过学,俩人是真正的同学。过去,他们之间关系很好,曾经一起在日本跟杨笃生等人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讨论西方的制度、文化与科学。

也就是说,之前杨度跟黄兴关系很好。但后来两人逐渐发生了分歧,黄兴主张共和,而杨度主张立宪,黄兴赞成民主制,杨度主张独裁制。就是因为分歧越来越重,所以两人后来分道扬镳,比如黄兴成了清末时期的造反派,革命党,而杨度则加入清政府,成了立宪派的主力军。并且跟袁世凯交好。成了袁世凯的得力助手。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恩怨,因此在这里重新见面之后,黄兴跟杨度只是点了点头,却没说话。而看到黄兴这样子,杨度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自然也不肯服软,也是笑着撇撇嘴,然后也是一句话不说。

看到他们这样,知道他们恩怨的李志高也跟着笑了笑:“看来,你们都认识,也不用我多介绍了吧。”

“是啊,我们大家也都算老朋友了。”张謇笑着道。“克强,你果然来了,怎么样,最近可好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