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比如那次饭馆里的抱怨年轻人,最先过去打人的,就是饭馆一个伙计,而那个伙计就是他发展的情报人员之一,其他人跟着打的,更多是凑热闹居多。

还有那个洋人在百货门口抱怨的事儿,也是通过那些无处不在的五毛众,迅速把这事儿给传播开去,因此那个洋人才在这里寸步难行。

总之,正是因为有五毛众的存在,太平府城内的基层情况以及舆论导向,才能如此的一边倒,因此这实际上是人为,李志高的惠民政策以及权威,只是五毛众引导舆论的一种基础罢了。

除了教育,陶成章还考察了这里的民生等措施,也是越考察越吃惊。

最让陶成章感到意外的是,这里有一个叫粮食局的机构,是专门平抑粮价的所在,目的就是让粮价保持一个合适的价格,既要让农民不吃亏,也要让市民买粮不贵。

简单说,粮食局其实就是一个官办的粮商,平时会储备粮食,也向外卖粮食,不管市面上的粮食价格是上涨还是下降,他都会按照原来的价格卖粮食,就算有波动,上下波动也不会超过两毛。

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粮食局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可以对粮价进行调节,而且还有警察等暴力机关做后盾,本身就是官府的一个职能机构。其他粮商如果不跟进粮食局的价格,囤积居奇的话,就会被警察强行封掉铺子!而如果跟进粮食局的价格,那么粮商还是有一定利润的,而且一旦粮食价格下降,他们有亏损的话,粮商的亏损也是粮食局来承担。

不过,为了防止外来粮商恶意购粮,因此城内实行的是身份证以及粮票制度。

也就是说,所有太平府城内的人,都要去办理身份证跟户口本,卖粮食的时候,会根据身份证以及户口本上的内容,按照人口数发给一定的粮票,然后去太平府内的粮食局以及其他粮商处买粮食,除了要给钱,还必须出示粮票,否则就不给发粮食。如果是外来人口,也必须去民政局登记,发给暂住证,然后凭着暂住证领粮票,只有这样,才能买到低价粮食。

粮票制度也比较灵活,比如不同人的胃口有大有小,家庭有大有小,购买力有大有小,因此粮票的数量,是预设一个平均值,平均值的数量足够一个成年人每月的粮食消费,但如果你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是大肚汉,或者有额外消费,可以每月要求增加粮票,不过增加的部分就要花钱额外购买了。这个增加的粮票数额也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保证让你一个人能吃五个人的份,但却绝对不会因此而让你大批量倒卖粮食,一旦发现倒卖粮食,就要被抓进牢房里。

另外,对于大宗粮食的进出城,也有一定的限制,所有的大宗粮食交易,必须去工商局登记,说明交易的产品种类与数量,并交印花税,盖上工商局的印花,才能交易。印花税很少,主要是起一个监督作用,商家都很喜欢,而对粮食商这些特殊商人来说,意义则更有不同。

简单说,守城门的警察一旦发现有大宗粮食进出太平府城,就要检查是否有印花税,是否有交易凭证,如果没有交易凭证,甚至交易凭证上的粮食数目跟实际数目不符,也不许出城。

除了粮食票,还有盐票,有专门的盐业局,给有身份证的人提供低价盐,同样,所有人都要凭着身份证以及盐票去领低价盐。

控制了粮食跟盐之后,李志高又开始推行银元卷,银元卷十分方便,可以在粮食局买到,也可以在盐业局买到,更可以在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太平府分行里买到。

银元卷虽然是纸钞,但却是李志高以个人名义发行的,不但做工精美,还有防伪水印,在太平府可以自由兑换银元跟铜子,因此十分受百姓欢迎,到现在为止,太平府市面上已经很少见到铜钱银元碎银子这些东西了,大家交易基本都是用银元卷。甚至是,银元卷已经开始走出太平府,在太平府周围也逐渐扩大了名气,很多人都换了部分银元卷,用银元卷来交易。

至于工商银行,这个在上海通过吞并各大钱庄还成立的银行,表面的老总是李华德,各个经理是其他原钱庄的主人,但实际上的主人却是李志高。

也就是说,工商银行是李志高个人独自持股,只不过,他是通过个人,以及他个人下属公司,甚至个人下属公司的下属公司,来分担股权,这样给人看起来工商银行的董事会里有很多董事,但归根到底都是他一个人,那些董事只是台前代理人罢了。

李志高这么做,倒不是为了贪图利润,实际上如果只是赚钱,有太多方式比银行赚钱了,银行只是个工具,本身盈利能力在这个时代并不算太恐怖,李志高之所以控制工商银行,只是为了降低风险,因为他发型的银元卷,都是通过工商银行,所以坚决不能有差错。

而且,李志高还十分谨慎,虽然是通过工商银行发行并兑换银元卷,但目前只在太平府才兑换银元卷,其他各地分行只给兑换,却不发行。也就是说,新钞票只有在太平府的工商银行分行才能发行,纸钞发行数量也是太平府分行控制,其他各地的分行只会给你兑换银元卷,却没有发行纸钞的权力。

因为使用了后世的技术,后世的刻板,所以有很多防伪技术,比如纸张材质、水印、纤维丝和彩点、不透明的塑料安全线等,用了这些技术,别说清国了,就是其他列强也造不了假,而且分辨也比较容易。

了解这种银元卷纸钞的特性后,陶成章也很感兴趣,觉得这完全可以当作纸钞发行,甚至觉得李志高太过谨慎,这东西完全可以大批量发行,替代银元,而不是只在太平府小范围发行。因为陶成章见识比较广,他知道中国的白银一直在外流,也知道贵金属的重要性,因此才提倡用这种信用比较好的纸钞。

对此,尹锐志不懂,周正斌也一样不懂,他们只知道这东西是李志高搞出来的,所有的执行方案也是李志高弄的,所以按照方案执行就行,至于为什么,他们不了解,也不需要了解。

城里的民生考察的差不多了,陶成章又出了城,去乡村考察,这一下,更让他吃惊了,因为乡间的变化更大,而最让他吃惊的,无疑就是这里的农田水利工程以及粮食产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